4月14日,南通能源设备能源管理系统正式上线试运行。该系统以“数字化管控”为核心,深度融合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、能源动态监控、智能数据分析等模块,为企业构建覆盖生产全流程的智慧管理平台,标志着公司在智能制造与绿色低碳发展领域迈出里程碑式的一步。公司管理部领导、信息、设备、生产等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及中控项目实施团队共计20余人参与了上线启动会议。
会议开始,设备部经理崔洪鹏介绍了项目需求、系统开发历程和系统使用现状。项目组通过深入调研生产现场需求、挖掘离散行业案例,明确了系统建设的三大核心目标:一是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数字化与可视化;二是构建能源动态监控体系,提升能源利用效率;三是通过智能数据分析,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。经过近一年的技术攻关与协同开发,项目组完成了系统架构设计、功能模块开发、数据接口对接及多轮测试优化。
会上,中控项目总监张勇对系统各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介绍。系统上线运行后,能够依托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,充分实现对生产设备运行状态、能源消耗数据的实时采集与深度挖掘。通过构建“监测-分析-优化”闭环管理体系,系统可精准定位设备运维痛点,动态优化能源配置方案,从而有效提高能源管理效率,降低能源管理成本。目前,该系统已完成生产、仓储、质量等业务模块的覆盖部署,为后续智能化升级奠定坚实基础。
在听取完中控项目经理的报告后,公司总经理助理朱林表示,系统上线试运行只是工作的开始,后续还有大量工作要做,项目组需高度重视,严格对标技术协议完成功能验收,尽快掌握新系统的运作流程,积极反馈系统应用中发现的问题,同步开展多部门分阶段培训,确保系统功能覆盖无死角,加速实现管理效能全面提升。
公司副总经理严敏指出,要运用科学严谨的评估体系,将系统在节能降耗、人力优化、备件管理等关键领域创造的经济价值进行精准量化,让每一项改进都以清晰可见的数据呈现。同时,系统操作流程应充分考虑一线人员实际需求,通过精简冗余步骤、优化交互设计,切实提升使用便捷性与操作体验,侧重于实现系统与现有生产体系的深度协同与有机融合,使其真正成为驱动企业高效、绿色发展的强劲引擎。
在总结发言阶段,总经理徐永生肯定了项目组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,他表示,系统的全面落地离不开全体员工的深度参与,必须以高效有序的培训为抓手,让各部门都能熟练掌握系统功能,同时强化跨部门协同合作,打破信息孤岛,实现数据的高效流通与共享。徐总强调,要构建“使用-反馈-迭代”的良性闭环机制,形成全场景数字化管理闭环,确保系统功能与业务场景深度适配,快速转化为管理效益。
此次系统成功上线,是南通能源信息化建设又一重要举措,标志着公司在数字化转型、智能制造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。下一阶段,公司将以此为契机,持续深化工业互联网与生产场景的融合创新,聚焦AI预测性维护、碳足迹追踪等前沿功能的开发,进一步挖掘数据价值,赋能精益生产与绿色转型,让设备能源管理系统不再是孤立的数字化工具,而是真正成为驱动企业降本增效、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武器,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